元年者何?君之始年也。
春者何?歲之始也。
王者孰謂?謂文王也。
曷爲先言王而後言正月?王正月也。
何言乎王正月?大一統也。
公何以不言即位?成公意也。
何成乎公之意?公將平國而反之桓。
曷爲反之桓?桓幼而貴,隱長而卑;其爲尊卑也微,國人莫知。
隱長又賢,諸大夫扳隱而立之。
隱於是焉而辭立,則未知桓之將必得立也。
且如桓立,則恐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。
故凡隱之立,爲桓立也。
隱長又賢,何以不宜立?立嫡,以長不以賢;立子,以貴不以長。
桓何以貴?母貴也。
母貴則子何以貴?子以母貴,母以子貴。
春者何?歲之始也。
王者孰謂?謂文王也。
曷爲先言王而後言正月?王正月也。
何言乎王正月?大一統也。
公何以不言即位?成公意也。
何成乎公之意?公將平國而反之桓。
曷爲反之桓?桓幼而貴,隱長而卑;其爲尊卑也微,國人莫知。
隱長又賢,諸大夫扳隱而立之。
隱於是焉而辭立,則未知桓之將必得立也。
且如桓立,則恐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。
故凡隱之立,爲桓立也。
隱長又賢,何以不宜立?立嫡,以長不以賢;立子,以貴不以長。
桓何以貴?母貴也。
母貴則子何以貴?子以母貴,母以子貴。
吳無君,無大夫,此何以有君,有大夫?賢季子也。
何賢乎季子?讓國也。
其讓國奈何?謁也,餘祭也,夷昧也,與季子同母者四。
季子弱而才,兄弟皆愛之,同欲立之以爲君。
謁曰:“今若是迮而與季子國,季子猶不受也。
請無與子而與弟,弟兄迭爲君,而致國乎季子。
”皆曰諾。
故諸爲君者皆輕死爲勇,飲食必祝,曰:“天苟有吳國,尚速有悔於予身。
”故謁也死,餘祭也立。
餘祭也死,夷昧也立。
夷昧也死,則國宜之季子者也,季子使而亡焉。
僚者長庶也,即之。
季之使而反,至而君之爾。
闔廬曰:“先君之所以不與子國,而與弟者,凡爲季子故也。
將從先君之命與,則國宜之季子者也;如不從先君之命與子,我宜當立者也。
僚惡得爲君?”於是使專諸刺僚,而致國乎季子。
季子不受,曰:“爾殺吾君,吾受爾國,是吾與爾爲篡也。
爾殺吾兄,吾又殺爾,是父子兄弟相殺,終身無已也。
”去之延陵,終身不入吳國。
故君子以其不受爲義,以其不殺爲仁,賢季子。
則吳何以有君,有大夫?以季子爲臣,則宜有君者也。
札者何?吳季子之名也。
春秋賢者不名,此何以名?許夷狄者,不一而足也。
季子者,所賢也,曷爲不足乎季子?許人臣者必使臣,許人子者必使子也。
何賢乎季子?讓國也。
其讓國奈何?謁也,餘祭也,夷昧也,與季子同母者四。
季子弱而才,兄弟皆愛之,同欲立之以爲君。
謁曰:“今若是迮而與季子國,季子猶不受也。
請無與子而與弟,弟兄迭爲君,而致國乎季子。
”皆曰諾。
故諸爲君者皆輕死爲勇,飲食必祝,曰:“天苟有吳國,尚速有悔於予身。
”故謁也死,餘祭也立。
餘祭也死,夷昧也立。
夷昧也死,則國宜之季子者也,季子使而亡焉。
僚者長庶也,即之。
季之使而反,至而君之爾。
闔廬曰:“先君之所以不與子國,而與弟者,凡爲季子故也。
將從先君之命與,則國宜之季子者也;如不從先君之命與子,我宜當立者也。
僚惡得爲君?”於是使專諸刺僚,而致國乎季子。
季子不受,曰:“爾殺吾君,吾受爾國,是吾與爾爲篡也。
爾殺吾兄,吾又殺爾,是父子兄弟相殺,終身無已也。
”去之延陵,終身不入吳國。
故君子以其不受爲義,以其不殺爲仁,賢季子。
則吳何以有君,有大夫?以季子爲臣,則宜有君者也。
札者何?吳季子之名也。
春秋賢者不名,此何以名?許夷狄者,不一而足也。
季子者,所賢也,曷爲不足乎季子?許人臣者必使臣,許人子者必使子也。
晉獻公將殺其世子申生,公子重耳謂之曰:「子盍言子之志於公乎?」世子曰:「不可。
君安驪姬,是我傷公之心也。」曰:「然則盍行乎?」世子曰:「不可。
君謂我欲弑君也。
天下豈有無父之國哉?吾何行如之?」
使人辭於狐突曰:「申生有罪,不念伯氏之言也,以至於死。
申生不敢愛其死。
雖然,吾君老矣,子少,國家多難。
伯氏不出而圖吾君,伯氏苟出而圖吾君,申生受賜而死。」再拜稽首,乃卒。
是以爲恭世子也。
君安驪姬,是我傷公之心也。」曰:「然則盍行乎?」世子曰:「不可。
君謂我欲弑君也。
天下豈有無父之國哉?吾何行如之?」
使人辭於狐突曰:「申生有罪,不念伯氏之言也,以至於死。
申生不敢愛其死。
雖然,吾君老矣,子少,國家多難。
伯氏不出而圖吾君,伯氏苟出而圖吾君,申生受賜而死。」再拜稽首,乃卒。
是以爲恭世子也。
有子問於曾子曰:「問喪於夫子乎?」曰:「聞之矣:『喪欲速貧,死欲速朽』。」有子曰:「是非君子之言也。」曾子曰:「參也聞諸夫子也。」有子又曰:「是非君子之言也。」曾子曰:「參也與子遊聞之。」有子曰:「然。
然則夫子有爲言之也。」
曾子以斯言告於子遊。
子遊曰:「甚哉,有子之言似夫子也!昔者,夫子居於宋,見桓司馬自爲石椁,三年而不成。
夫子曰:『若是其靡也,死不如速朽之愈也。
』『死之欲速朽』,爲桓司馬言之也。
南宮敬叔反,必載寶而朝。
夫子曰:『若是其貨也,喪不如速貧之愈也。
』喪之欲速貧,爲敬叔言之也。」
曾子以子遊之言告於有子。
有子曰:「然!吾固曰非夫子之言也。」曾子曰:「子何以知之?」有子曰:「夫子制於中都:四寸之棺,五寸之椁。
以斯知不欲速朽也。
昔者夫子失魯司寇,將之荆,蓋先之以子夏,又申之以冉有。
以斯知不欲速貧也。」
然則夫子有爲言之也。」
曾子以斯言告於子遊。
子遊曰:「甚哉,有子之言似夫子也!昔者,夫子居於宋,見桓司馬自爲石椁,三年而不成。
夫子曰:『若是其靡也,死不如速朽之愈也。
』『死之欲速朽』,爲桓司馬言之也。
南宮敬叔反,必載寶而朝。
夫子曰:『若是其貨也,喪不如速貧之愈也。
』喪之欲速貧,爲敬叔言之也。」
曾子以子遊之言告於有子。
有子曰:「然!吾固曰非夫子之言也。」曾子曰:「子何以知之?」有子曰:「夫子制於中都:四寸之棺,五寸之椁。
以斯知不欲速朽也。
昔者夫子失魯司寇,將之荆,蓋先之以子夏,又申之以冉有。
以斯知不欲速貧也。」
知悼子卒,未葬.平公飲酒,師曠、李調侍,鼓鐘。
杜簣自外來,聞鐘聲,曰:「安在?」曰:「在寢。」杜簣入寢,歷階而昇.酌曰:「曠飲斯。」又酌曰:「調飲斯.」又酌,堂上北面坐飲之。
降,趨而出。
平公呼而進之,曰:「蕢,曩者爾心或開予,是以不與爾言。
爾飲曠,何也?」曰:「子卯不樂。
知悼子在堂,斯其爲子卯也大矣!曠也,太師也,不以詔.是以飲之也。」「爾飲調,何也?」曰:「調也,君之褻臣也,爲一飲一食,亡君之疾。
是以飲之也.」「爾飲,何也?」曰:「簣也,宰夫也,非刀匕是共,又敢與知防.是飲之也.」平公曰:「寡人亦有過焉。
酌而飲寡人!」杜簣洗而揚觶。
公謂侍者曰:「如我死,則必無廢是爵也!」至於今,旣畢獻,斯揚觶,謂之「杜舉」。
杜簣自外來,聞鐘聲,曰:「安在?」曰:「在寢。」杜簣入寢,歷階而昇.酌曰:「曠飲斯。」又酌曰:「調飲斯.」又酌,堂上北面坐飲之。
降,趨而出。
平公呼而進之,曰:「蕢,曩者爾心或開予,是以不與爾言。
爾飲曠,何也?」曰:「子卯不樂。
知悼子在堂,斯其爲子卯也大矣!曠也,太師也,不以詔.是以飲之也。」「爾飲調,何也?」曰:「調也,君之褻臣也,爲一飲一食,亡君之疾。
是以飲之也.」「爾飲,何也?」曰:「簣也,宰夫也,非刀匕是共,又敢與知防.是飲之也.」平公曰:「寡人亦有過焉。
酌而飲寡人!」杜簣洗而揚觶。
公謂侍者曰:「如我死,則必無廢是爵也!」至於今,旣畢獻,斯揚觶,謂之「杜舉」。
晉獻公之喪,秦穆公使人弔公子重耳,且曰:「寡人聞之,亡國恆於斯,得國恆於斯。
雖吾子儼然在憂服之中,喪亦不可久也,時亦不可失也,孺子其圖之!」
以告舅犯。
舅犯曰:「孺子其辭焉。
喪人無寶,仁親以爲寶。
父死之謂何?又因以爲利,而天下其孰能説之?孺子其辭焉!」公子重耳對客曰:「君惠弔亡臣重耳。
身喪父死,不得與於哭泣之哀,以爲君憂。
父死之謂何?或敢有他志,以辱君義。」稽顙而不拜,哭而起,起而不私。
子顯以致命於穆公。
穆公曰:「仁夫公子重耳!夫稽顙而不拜,則未爲後也,故不成拜。
哭而起,則愛父也。
起而不私,則遠利也。」
雖吾子儼然在憂服之中,喪亦不可久也,時亦不可失也,孺子其圖之!」
以告舅犯。
舅犯曰:「孺子其辭焉。
喪人無寶,仁親以爲寶。
父死之謂何?又因以爲利,而天下其孰能説之?孺子其辭焉!」公子重耳對客曰:「君惠弔亡臣重耳。
身喪父死,不得與於哭泣之哀,以爲君憂。
父死之謂何?或敢有他志,以辱君義。」稽顙而不拜,哭而起,起而不私。
子顯以致命於穆公。
穆公曰:「仁夫公子重耳!夫稽顙而不拜,則未爲後也,故不成拜。
哭而起,則愛父也。
起而不私,則遠利也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