慎虚,嵩山人。
姿容秀拔。
九岁属文,上书,召见,拜童子郎。
开元十一年,徐征榜进士,调洛阳尉,迁夏县令。
性高古,脱略势利,啸傲风尘。
后欲卜隐庐阜,不果。
交游多山僧道侣。
为诗情幽兴远,思雅词奇,忽有所得,便惊众听。
当时东南高唱者数十人,声律婉态,无出其右,惟气骨不逮诸公。
永明已还,端可杰立江表。
善为方外之言。
夫何不永,天碎国宝,有志不就,惜哉!集今传世。
姿容秀拔。
九岁属文,上书,召见,拜童子郎。
开元十一年,徐征榜进士,调洛阳尉,迁夏县令。
性高古,脱略势利,啸傲风尘。
后欲卜隐庐阜,不果。
交游多山僧道侣。
为诗情幽兴远,思雅词奇,忽有所得,便惊众听。
当时东南高唱者数十人,声律婉态,无出其右,惟气骨不逮诸公。
永明已还,端可杰立江表。
善为方外之言。
夫何不永,天碎国宝,有志不就,惜哉!集今传世。
潜,字孝通,荆南人。
开元十四年严迪榜进士及第。
授宜寿尉,迁右拾遗,入集贤院待制,复授校书,终著作郎。
与李端同时。
诗调屹崒峭蒨足佳句,善写方外之情,历代未有。
荆南分野,数百年来,独秀斯人。
后见兵乱,官况日恶,挂冠归隐江东别业。
王维有诗送之,曰:"明时久不达,弃置与君同。
天命无怨色,人生有素风。
"一时文士咸赋诗祖饯,甚荣。
有集一卷,行世。
开元十四年严迪榜进士及第。
授宜寿尉,迁右拾遗,入集贤院待制,复授校书,终著作郎。
与李端同时。
诗调屹崒峭蒨足佳句,善写方外之情,历代未有。
荆南分野,数百年来,独秀斯人。
后见兵乱,官况日恶,挂冠归隐江东别业。
王维有诗送之,曰:"明时久不达,弃置与君同。
天命无怨色,人生有素风。
"一时文士咸赋诗祖饯,甚荣。
有集一卷,行世。
昌龄,字少伯,太原人。
开元十五年李嶷榜进士,授汜水尉。
又中宏辞,迁校书郎。
后以不护细行,贬龙标尉。
以刀火之际,归乡里,为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。
后张镐按军河南,晓愆期,将戮之,辞以亲老,乞恕,镐曰:"王昌龄之亲欲与谁养乎"晓大惭沮。
昌龄工诗,缜密而思清,时称"诗家夫子王江宁",盖尝为江宁令。
与文士王之涣、辛渐交友至深,皆出模范,其名重如此。
有诗集五卷,又述作诗格律、境思、体例,共十四篇,为《诗格》一卷,又,《诗中密旨》一卷,及《古乐府解题》一卷,今并传。
自元嘉以还,四百年之内,曹、刘、陆、谢,风骨顿尽。
逮储光羲、王昌龄,颇从厥迹,两贤气同而体别也。
王稍声峻,奇句俊格,惊耳骇目。
奈何晚途不矜小节,谤议腾沸,两窜遐荒,使知音者喟然长叹,至归全之道,不亦痛哉。
开元十五年李嶷榜进士,授汜水尉。
又中宏辞,迁校书郎。
后以不护细行,贬龙标尉。
以刀火之际,归乡里,为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。
后张镐按军河南,晓愆期,将戮之,辞以亲老,乞恕,镐曰:"王昌龄之亲欲与谁养乎"晓大惭沮。
昌龄工诗,缜密而思清,时称"诗家夫子王江宁",盖尝为江宁令。
与文士王之涣、辛渐交友至深,皆出模范,其名重如此。
有诗集五卷,又述作诗格律、境思、体例,共十四篇,为《诗格》一卷,又,《诗中密旨》一卷,及《古乐府解题》一卷,今并传。
自元嘉以还,四百年之内,曹、刘、陆、谢,风骨顿尽。
逮储光羲、王昌龄,颇从厥迹,两贤气同而体别也。
王稍声峻,奇句俊格,惊耳骇目。
奈何晚途不矜小节,谤议腾沸,两窜遐荒,使知音者喟然长叹,至归全之道,不亦痛哉。
进明,开元十六年虞咸榜进士及第。
仕为御史大夫。
肃宗时,出为河南节度使。
时禄山群党未平,尝帅师屯临淮备贼,竟亦无功。
进明好古博雅,经籍满腹,其所著述一百余篇,颇究天人之际。
又有古诗乐府等数十篇,大体符于阮公,皆今所传者云。
仕为御史大夫。
肃宗时,出为河南节度使。
时禄山群党未平,尝帅师屯临淮备贼,竟亦无功。
进明好古博雅,经籍满腹,其所著述一百余篇,颇究天人之际。
又有古诗乐府等数十篇,大体符于阮公,皆今所传者云。
季兰,名冶,以字行,峡中人,女道士也。
美姿容,神情萧散。
专心翰墨,善弹琴,尤工格律。
当时才子颇夸纤丽,殊少荒艳之态。
始年六岁时,作《蔷薇诗》云:"经时不架却,心绪乱纵横。
"其父见曰:"此女聪黠非常,恐为失行妇人。
"后以交游文士,微泄风声,皆出乎轻薄之口。
夫士有百行,女唯四德。
季兰则不然,形气既雄,诗意亦荡。
自鲍昭以下,罕有其伦。
时往来剡中,与山人陆羽、上人皎然意甚相得。
皎然尝有诗云:"天女来相试,将花欲染衣。
禅心竟不起,还捧旧花归。
"其谑浪至此。
又尝会诸贤于乌程开元寺,知河间刘长卿有阴重之疾,诮曰:"山气日夕佳。
"刘应声曰:"众鸟欣有托。
"举坐大笑,论者两美之。
天宝间,玄宗闻其诗才,诏赴阙,留宫中月余,优赐甚厚,遣归故山。
评者谓上比班姬则不足,下比韩英则有余,不以迟暮,亦一俊媪。
有集,今传于世。
论曰:《诗》云:"《关雎》,乐得淑女,以配君子,忧在进贤,不淫其色。
哀窈窕,思贤才,而无伤苦之心焉。
"故古诗之道,各存六义,然终归于正,不离乎雅。
是以昔贤妇人,散情文墨,斑斑简牍。
概而论之,后来班姬伤秋扇以暂恩,谢娥咏絮雪而同素;大家《七诫》,执者修者;蔡琰《胡笳》,闻而心折。
率以明白之操,徽美之诚,欲见于悠远,寓文以宣情,含毫而见志,岂泛滥之故,使人击节沾洒,弹指追念,良有谓焉。
噫!笔墨固非女子之事,亦在用之如何耳。
苟天之可逃,礼不必备,则词为自献之具,诗有妒情之作,衣服饮食,无闲净之容,铅华膏泽,多鲜饰之态,故不相宜矣。
是播恶于众,何《关雎》之义哉历观唐以雅道奖士类,而闺阁英秀,亦能熏染,锦心绣口,蕙情兰性,足可尚矣。
中间如李季兰、鱼玄机,皆跃出方外,修清净之教,陶写幽怀,留连光景,逍遥闲暇之功,无非云水之念,与名儒比隆,珠往琼复。
然浮艳委托之心,终不能尽,白璧微瑕,惟在此耳。
薛涛流落歌舞,以灵慧获名当时,此亦难矣。
三者既不可略,如刘媛、刘云、鲍君徽、崔仲容、道士元淳、薛缊、崔公达、张窈窕、程长文、梁琼、廉氏、姚月华、裴羽仙、刘瑶、常浩、葛鸦儿、崔莺莺、谭意哥、户部侍郎吉中孚妻张夫人、鲍参军妻文姬、杜羔妻赵氏、张建封妾盼盼、南楚材妻薛媛等,皆能华藻,才色双美者也。
或望幸离宫,伤宠后掖;或以从军万里,断绝音耗;或祗役连年,迢遥风水;或为宕子妻,或为商人妇。
花雨春夜,月露秋天,玄鸟将谢,宾鸿来届;捣锦石之流黄,织回文于缃绮,魂梦飞远,关山到难。
当此时也,濡毫命素,写怨
美姿容,神情萧散。
专心翰墨,善弹琴,尤工格律。
当时才子颇夸纤丽,殊少荒艳之态。
始年六岁时,作《蔷薇诗》云:"经时不架却,心绪乱纵横。
"其父见曰:"此女聪黠非常,恐为失行妇人。
"后以交游文士,微泄风声,皆出乎轻薄之口。
夫士有百行,女唯四德。
季兰则不然,形气既雄,诗意亦荡。
自鲍昭以下,罕有其伦。
时往来剡中,与山人陆羽、上人皎然意甚相得。
皎然尝有诗云:"天女来相试,将花欲染衣。
禅心竟不起,还捧旧花归。
"其谑浪至此。
又尝会诸贤于乌程开元寺,知河间刘长卿有阴重之疾,诮曰:"山气日夕佳。
"刘应声曰:"众鸟欣有托。
"举坐大笑,论者两美之。
天宝间,玄宗闻其诗才,诏赴阙,留宫中月余,优赐甚厚,遣归故山。
评者谓上比班姬则不足,下比韩英则有余,不以迟暮,亦一俊媪。
有集,今传于世。
论曰:《诗》云:"《关雎》,乐得淑女,以配君子,忧在进贤,不淫其色。
哀窈窕,思贤才,而无伤苦之心焉。
"故古诗之道,各存六义,然终归于正,不离乎雅。
是以昔贤妇人,散情文墨,斑斑简牍。
概而论之,后来班姬伤秋扇以暂恩,谢娥咏絮雪而同素;大家《七诫》,执者修者;蔡琰《胡笳》,闻而心折。
率以明白之操,徽美之诚,欲见于悠远,寓文以宣情,含毫而见志,岂泛滥之故,使人击节沾洒,弹指追念,良有谓焉。
噫!笔墨固非女子之事,亦在用之如何耳。
苟天之可逃,礼不必备,则词为自献之具,诗有妒情之作,衣服饮食,无闲净之容,铅华膏泽,多鲜饰之态,故不相宜矣。
是播恶于众,何《关雎》之义哉历观唐以雅道奖士类,而闺阁英秀,亦能熏染,锦心绣口,蕙情兰性,足可尚矣。
中间如李季兰、鱼玄机,皆跃出方外,修清净之教,陶写幽怀,留连光景,逍遥闲暇之功,无非云水之念,与名儒比隆,珠往琼复。
然浮艳委托之心,终不能尽,白璧微瑕,惟在此耳。
薛涛流落歌舞,以灵慧获名当时,此亦难矣。
三者既不可略,如刘媛、刘云、鲍君徽、崔仲容、道士元淳、薛缊、崔公达、张窈窕、程长文、梁琼、廉氏、姚月华、裴羽仙、刘瑶、常浩、葛鸦儿、崔莺莺、谭意哥、户部侍郎吉中孚妻张夫人、鲍参军妻文姬、杜羔妻赵氏、张建封妾盼盼、南楚材妻薛媛等,皆能华藻,才色双美者也。
或望幸离宫,伤宠后掖;或以从军万里,断绝音耗;或祗役连年,迢遥风水;或为宕子妻,或为商人妇。
花雨春夜,月露秋天,玄鸟将谢,宾鸿来届;捣锦石之流黄,织回文于缃绮,魂梦飞远,关山到难。
当此时也,濡毫命素,写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