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烟俱净,天山共色。
从流飘荡,任意东西。
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,奇山异水,天下独绝。
水皆缥碧,千丈见底。
游鱼细石,直视无碍。
急湍甚箭,猛浪若奔。
夹岸高山,皆生寒树。
负势竞上,互相轩邈,争高直指,千百成峰。
泉水激石,泠泠作响;好鸟相鸣,嘤嘤成韵。
蝉则千转不穷,猿则百叫无绝。
鸢飞戾天者,望峰息心;经纶世务者,窥谷忘反。
横柯上蔽,在昼犹昏;疏条交映,有时见日。
黯然销魂者,唯别而已矣。
况秦吴兮绝国,复燕宋兮千里。
或春苔兮始生,乍秋风兮蹔起。
是以行子肠断,百感凄恻。
风萧萧而异响,云漫漫而奇色。
舟凝滞于水滨,车逶迟于山侧,棹容与而讵前,马寒鸣而不息。
掩金觞而谁御,横玉柱而沾轼。
居人愁卧,恍若有亡。
日下壁而沉彩,月上轩而飞光。
见红兰之受露,望青楸之离霜。
巡曾楹而空掩,抚锦幕而虚凉。
知离梦之踯躅,意别魂之飞扬。
故别虽一绪,事乃万族:
至若龙马银鞍,朱轩绣轴,帐饮东都,送客金谷。
琴羽张兮箫鼓陈,燕赵歌兮伤美人;珠与玉兮艳暮秋,罗与绮兮娇上春。
惊驷马之仰秣,耸渊鱼之赤鳞。
造分手而衔涕,感寂寞而伤神。
乃有剑客惭恩,少年报士,韩国赵厕,吴宫燕市,割慈忍爱,离邦去里,沥泣共诀,抆血相视。
驱征马而不顾,见行尘之时起。
方衔感于一剑,非买价于泉里。
金石震而色变,骨肉悲而心死。
或乃边郡未和,负羽从军。
辽水无极,雁山参云。
闺中风暖,陌上草薰。
日出天而耀景,露下地而腾文,镜朱尘之照烂,袭青气之烟煴。
攀桃李兮不忍别,送爱子兮沾罗裙。
至如一赴绝国,讵相见期。
视乔木兮故里,决北梁兮永辞。
左右兮魂动,亲宾兮泪滋。
可班荆兮赠恨,惟尊酒兮叙悲。
值秋雁兮飞日,当白露兮下时。
怨复怨兮远山曲,去复去兮长河湄。
又若君居淄右,妾家河阳。
同琼佩之晨照,共金炉之夕香,君结绶兮千里,惜瑶草之徒芳。
惭幽闺之琴瑟,晦高台之流黄。
春宫閟此青苔色,秋帐含兹明月光,夏簟清兮昼不暮,冬釭凝兮夜何长!织锦曲兮泣已尽,回文诗兮影独伤。
傥有华阴上士,服食还山。
术既妙而犹学,道已寂而未传。
守丹灶而不顾,炼金鼎而方坚,驾鹤上汉,骖鸾腾天。
暂游万里,少别千年。
惟世间兮重别,谢主人兮依然。
下有芍药之诗,佳人之歌。
桑中卫女,上宫陈娥。
春草碧色,春水渌波,送君南浦,伤如之何!至乃秋露如珠,秋月如珪,明月白露,光阴往来,与子之别,思心徘徊。
是以别方不定,别理千名,有别必怨,有怨必盈,使人意夺神骇,心折骨惊。
虽渊云之墨妙,严乐之笔精,金闺之诸彦,兰台之群英,赋有凌云之称,辩有雕龙之声,谁能摹暂离之状,写永诀之情者乎!
自三峡七百里中,两岸连山,略无阙处。
重岩叠嶂,隐天蔽日。
自非亭午夜分,不见曦月。
至于夏水襄陵,沿溯阻绝。
或王命急宣,有时朝发白帝,暮到江陵,其间千二百里,虽乘奔御风,不以疾也。
春冬之时,则素湍绿潭,回清倒影,绝𪩘多生怪柏,悬泉瀑布,飞漱其间,清荣峻茂,良多趣味。
每至晴初霜旦,林寒涧肃,常有高猿长啸,属引凄异,空谷传响,哀转久绝。
故渔者歌曰:「巴东三峡巫峡长,猿鸣三声泪沾裳。」
迟顿首陈将军足下无恙,幸甚,幸甚!将军勇冠三军,才为世出,弃燕雀之小志,慕鸿鹄以高翔!昔因机变化,遭遇明主,立功立事,开国称孤。
朱轮华毂,拥旄万里,何其壮也!如何一旦为奔亡之虏,闻鸣镝而股战,对穹庐以屈膝,又何劣邪!
寻君去就之际,非有他故,直以不能内审诸己,外受流言,沉迷猖蹶,以至于此。
圣朝赦罪责功,弃瑕录用,推赤心于天下,安反侧于万物。
将军之所知,不假仆一二谈也。
朱鲔涉血于友于,张绣剚刃于爱子,汉主不以为疑,魏君待之若旧。
况将军无昔人之罪,而勋重于当世!夫迷途知返,往哲是与,不远而复,先典攸高。
主上屈法申恩,吞舟是漏;将军松柏不剪,亲戚安居,高台未倾,爱妾尚在;悠悠尔心,亦何可言!今功臣名将,雁行有序,佩紫怀黄,赞帷幄之谋,乘轺建节,奉疆埸之任,并刑马作誓,传之子孙。
将军独靦颜借命,驱驰毡裘之长,宁不哀哉!
夫以慕容超之强,身送东市;姚泓之盛,面缚西都。
故知霜露所均,不育异类;姬汉旧邦,无取杂种。
北虏僭盗中原,多历年所,恶积祸盈,理至燋烂。
况伪嬖昏狡,自相夷戮,部落携离,酋豪猜贰。
方当系颈蛮邸,悬首稿街,而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,燕巢于飞幕之上,不亦惑乎?
暮春三月,江南草长,杂花生树,群莺乱飞。
见故国之旗鼓,感平生于畴日,抚弦登陴,岂不怆悢!
所以廉公之思赵将,吴子之泣西河,人之情也,将军独无情哉?想早励良规,自求多福。
当今皇帝盛明,天下安乐。
白环西献,楛矢东来;夜郎滇池,解辫请职;朝鲜昌海,蹶角受化。
唯北狄野心,掘强沙塞之间,欲延岁月之命耳!中军临川殿下,明德茂亲,揔兹戎重,吊民洛汭,伐罪秦中,若遂不改,方思仆言。
聊布往怀,君其详之。
丘迟顿首。
昔开皇初,有仪同刘臻等八人同诣法言门宿。
夜永酒阑,论及音韵。
以(古)今声调既自有别,诸家取舍亦复不同。
吴楚则时伤轻浅,燕赵则多涉重浊;秦陇则去声为入,梁益则平声似去。
又支(章移反)、脂(旨夷反)、鱼(语居反)、虞(语俱反)共为一韵,先(苏前反)仙(相然反)、尤(于求反)、侯(胡沟反)俱论是切。
欲广文路,自可清浊皆通;若赏知音,即须轻重有异。
吕静《韵集》、夏侯咏《韵略》、阳休之《韵略》、李季节《音谱》、杜台卿《韵略》等各有乖互。
江东取韵与河北复殊。
因论南北是非,古今通塞,欲更捃选精切,除消疏缓。
萧、颜多所决定。
魏著作谓法言曰:“向来论难,疑处悉尽,何为不随口记之!我辈数人,定则定矣。
”法言即烛下握笔,略记纲纪。
后博问英辩,殆得精华。
于是更涉馀学,兼从薄宦,十数年间,不遑修集。
今返初服,私训诸子弟,凡有文藻,即须明声韵。
屏居山野,交游阻绝,疑惑之所,质问无从。
亡者则生死路殊,空怀可作之叹;存者则贵贱礼隔,以报绝交之旨。
遂取诸家音韵,古今字书,以前所记者,定之为《切韵》五卷。
剖析毫厘,分别黍累。
何烦泣玉,未得悬金。
藏之名山,昔怪马迁之言大;持以盖酱,今叹扬雄之口吃。
非是小子专辄,乃述群贤遗意,宁敢施行人世?直欲不出户庭。
于时岁次辛酉,大隋仁寿元年也。
仆去月谢病,还觅薜萝。
梅溪之西,有石门山者,森壁争霞,孤峰限日;幽岫含云,深溪蓄翠;蝉吟鹤唳,水响猿啼,英英相杂,绵绵成韵。
既素重幽居,遂葺宇其上。
幸富菊花,偏饶竹实。
山谷所资,于斯已办。
仁智之乐,岂徒语哉!
大人先生盖老人也,不知姓字。
陈天地之始,言神农黄帝之事,昭然也;莫知其生年之数。
尝居苏门之山,故世或谓之闲。
养性延寿,与自然齐光。
其视尧、舜之所事,若手中耳。
以万里为一步,以千岁为一朝。
行不赴而居不处,求乎大道而无所寓。
先生以应变顺和,天地为家,运去势隤,魁然独存。
自以为能足与造化推移,故默探道德,不与世同。
自好者非之,无识者怪之,不知其变化神微也。
而先生不以世之非怪而易其务也。
先生以为中区之在天下,曾不若蝇蚊之著帷,故终不以为事,而极意乎异方奇域,游览观乐非世所见,徘徊无所终极。
遗其书于苏门之山而去。
天下莫知其所如往也。
或遗大人先生书,曰:“天下之贵,莫贵于君子。
服有常色,貌有常则,言有常度,行有常式。
立则磬折,拱若抱鼓。
动静有节,趋步商羽,进退周旋,咸有规矩。
心若怀冰,战战栗栗。
束身修行,日慎一日。
择地而行,唯恐遗失。
颂周、孔之遗训,叹唐、虞之道德,唯法是修,为礼是克。
手执圭璧,足履绳墨,行欲为目前检,言欲为无穷则。
少称乡闾,长闻邦国,上欲图三公,下不失九州牧。
故挟金玉,垂文组,享尊位,取茅土。
扬声名于后世,齐功德于往古。
奉事君上,牧养百姓。
退营私家,育长妻子。
卜吉宅,虑乃亿祉。
远祸近福,永坚固己。
此诚士君子之高致,古今不易之美行也,今先生乃披发而居巨海之中,与若君子者远,吾恐世之叹先生而非之也。
行为世所笑,身无自由达,则可谓耻辱矣。
身处困苦之地,而行为世俗之所笑,吾为先生不取也。

于是大人先生乃逌然而叹,假云霓而应之曰:“若之云尚何通哉!夫大人者,乃与造物同体,天地并生,逍遥浮世,与道俱成,变化散聚,不常其形。
天地制域于内,而浮明开达于外。
天地之永,固非世俗之所及也。
吾将为汝言之。
往者天尝在下,地尝在上,反复颠倒,未之安固。
焉得不失度式而常之?天因地动,山陷川起,云散震坏,六合失理,汝又焉得择地而行,趋步商羽?往者群气争存,万物死虑,支体不从,身为泥土,根拔枝殊,咸失其所,汝又焉得束身修行,磬折抱鼓?李牧功而身死,伯宗忠而世绝,进求利而丧身,营爵赏而家灭,汝又焉得挟金玉万亿,祇奉君上,而全妻子乎?且汝独不见夫虱之处于裈中,逃乎深缝,匿乎坏絮,自以为吉宅也。
行不敢离缝际,动不敢出裈裆,自以为得绳墨也。
饥则啮人,自以为无穷食也。
然炎丘火流,焦邑灭都,群虱死于裈中而不能出。
汝君子之处区内,亦何异夫虱之处裈中乎?悲夫!而乃自以为远祸近幅,坚无穷也。
亦观夫阳乌游
故鄣县东三十五里,有青山,绝壁干天,孤峰入汉;绿嶂百重,清川万转。
归飞之鸟,千翼竞来;企水之猿,百臂相接。
秋露为霜,春罗被径。
风雨如晦,鸡鸣不已。
信足荡累颐物,悟衷散赏。
河南乐羊子之妻者,不知何氏之女也。
 羊子尝行路,得遗金一饼,还以与妻。
妻曰:“妾闻志士不饮‘盗泉’之水,廉者不受嗟来之食,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!”羊子大惭,乃捐金于野,而远寻师学。
一年归来,妻跪问其故,羊子曰:“久行怀思,无它异也。
”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:“此织生自蚕茧,成于机杼。
一丝而累,以至于寸,累寸不已,遂成丈匹。
今若断斯织也,则捐失成功,稽废时日。
夫子积学,当‘日知其所亡’,以就懿德;若中道而归,何异断斯织乎?”羊子感其言,复还终业,遂七年不返。
尝有它舍鸡谬入园中,姑盗杀而食之,妻对鸡不餐而泣。
姑怪问其故。
妻曰:“自伤居贫,使食有它肉。
”姑竟弃之。
后盗欲有犯妻者,乃先劫其姑。
妻闻,操刀而出。
盗人曰:“释汝刀从我者可全,不从我者,则杀汝姑。
”妻仰天而叹,举刀刎颈而死。
盗亦不杀其姑。
太守闻之,即捕杀贼盗,而赐妻缣帛,以礼葬之,号曰“贞义”。

首页 - 个人中心
Process Time: 0.08s
Copyright ©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.org